作為一個極權政體,中共是一個崇尚「力量勝於一切」的現實主義政黨。
首先,儘管我們知道兩國間的競爭會非常激烈,我再次向他聲明我們不是要對抗。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也表示「華盛頓需要在中國問題上保持清晰和一致的政策,中國問題也是美國與歐洲盟國之間首要共同面對的議題。
」 拜登指出他與習近平在電話中談到「我們相互澄清了幾件事。」 至於被問到他是否期望與川普再次競選,拜登笑著說「我沒想過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那時共和黨還會不會存在。」他還指出了失業人數下降了近10萬,這是一年來的低點。」 阿富汗與北韓 當被問及美軍是否將根據前任總統川普達成的協議離開阿富汗時,拜登表示,他的政府正在就撤軍計劃與北約盟國和阿富汗政府進行磋商,並說,他無意長期留在阿富汗,「但要趕在5月1日的最後期限撤軍非常困難,我們將離開,問題是何時離開。迄今為止,美國已為超過1.3億人接種了疫苗,數量超過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但是包括智利、以色列和英國在內的16個國家已為全國人民接種了疫苗。
他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關係良好,就職典禮後習近平致電祝賀他,並進行了兩個小時的初步電話交談。」 最後拜登並表示「習近平跟普亭這樣的人,認為獨裁是未來的潮流,民主無法在一個更加複雜的世界中發揮作用。納坦雅胡的信任投票 符合資格的選民中,有超過67.2%的人參與本次投票,這被普遍視為對納坦雅胡領導的全民信任投票。
在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幫助下,他迅速批准了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和摩洛哥的正常化協議,並宣布了與蘇丹的合作意向聲明」不可否認的,迄今為止以色列確實以快速而廣泛的為其公民接種疫苗而聞名,沒有其他國家可以比肩。納坦雅胡這位現年71歲的總理自2009年起持續領導以色列,而他在1990年代後期也曾任總理3年。根據《衛報》及以色列大報《國土報》報導,3月23日選舉的出口民調顯示,納坦雅胡領導的聯合黨仍將成為第一大黨,約佔31-33席(但低於上次選舉中的36個席位),而由於與甘茨的分裂,即使在與盟友沙斯黨、聯合妥拉猶太教和其他右派政黨(如基本教義派的宗教黨)合作下,其聯盟占國會總席次仍不一定能過半(52-53席),反對派聯盟則不到60席,雙方都需要爭取其他小黨加入,否則無法組成聯合政府。
以色列為一院制、比例代表制選制的內閣制國家,國會席次為120席,政治上屬多黨制,國內政黨林立,過去沒有單一政黨能在議會中取得過半席次,均須組成聯合政府執政。以色列國會於本次選舉前,執政聯盟為總理納坦雅胡領導的聯合黨、國防部長甘茨(Benny Gantz)所領導的藍白聯盟(Kahol Lavan)、沙斯黨(Shas)、聯合妥拉猶太教(United Torah Judaism)、工黨(Labor)及數個小黨所組成,而主要反對黨為未來黨(Yesh Atid)、左翼/阿拉伯裔政黨聯盟的共同未來(Joint List)、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黨(Yisrael Beiteinu)、梅雷茲黨(Meretz)、極右翼的猶太復國主義黨(Religious Zionism Party)及右傾聯盟(Yamina)。
但是,情況並沒有看起來那麼樂觀。編譯:吳宗宜 兩年內的四次大選 以色列聯合政府於2020年12月解散後,在今(2021)年3月23日舉行了兩年內的第四次大選。另一個面向則是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上的成就。在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幫助下,他迅速批准了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和摩洛哥的正常化協議,並宣布了與蘇丹的合作意向聲明。
他們也抨擊納坦雅胡在涉嫌貪腐而遭起訴下,不適合領導以色列。但他來自各政治光譜上的反對者們稱,納坦雅胡目前因貪腐指控而受審,他不應該繼續任職,對此納坦雅胡則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納坦雅胡曾在推文寫到,「以色列是疫苗接種的世界冠軍。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以色列大選結果仍在未定之天 在近兩年的前三屆選舉中,納坦雅胡和他的對手們都未能組建穩定的執政聯盟,當前的聯合政府是總理納坦雅胡與國防部長甘茨協議權力分配的結果,協議由納坦雅胡擔任18個月的總理後再由甘茨擔任18個月,但該政府僅維持7個月,便於去(2020)年12月瓦解。
納坦雅胡是第一位在任期間被起訴的以色列總理,他也被指控詐欺、違反信託義務和接受賄賂等罪名,但他皆否認這些指控。根據《BBC》報導,他的競選政策著重於以色列領先世界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計劃,以及與部分阿拉伯國家的關係正常化。
」本次選舉時的大哉問,是選民記得政府備受批評的新型冠狀病毒鎖國政策,還是記得政府成功進行的疫苗接種政策? 此外,新任總理不僅需要維持及兼顧聯盟,也需要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為人民服務。」 而領導預計將拿下7席的藍白聯盟黨魁甘茨則表示,「我會盡我所能組成一個反納坦雅胡的陣線。
納坦雅胡稍早推文感謝他的支持者,說到,「在我的領導下,聯合黨和右派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聯合黨在選後依然是最大的政黨,很明顯,大多數以色列人是右翼分子,並希望有一個強大,穩定的右翼政府。特拉維夫大學政治學副教授阿布洛夫(Uriel Abulof)對此表示:「以色列政府過去一整年在因應疫情上都相當失敗,只有疫苗接種上成功,但納坦雅胡推諉防疫失敗的過錯,只希望獨攬疫苗接種成功的讚美。納坦雅胡的競選策略圍繞兩個議題,首先,他提到自己在外交上的成功:在不對巴勒斯坦人作出顯著的讓步下,成功與阿拉伯國家締造和平。」如果雙方組成穩定執政聯盟的談判再次失敗,以色列可能將被迫在兩年內舉行第五次選舉。《德國之聲》的記者克拉默(Tania Krämer)也提到,納坦雅胡所領導的政府在疫苗接種的工作上有出色的表現,三個月內便讓以色列約80%的成年人口接種疫苗,這是沒有任何其他國家可以比擬,而以色列餐廳和各類商店也正好在選舉日當天重新開放營業。納坦雅胡的信任投票 符合資格的選民中,有超過67.2%的人參與本次投票,這被普遍視為對納坦雅胡領導的全民信任投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說,中方是應邀與美方官員舉行高層戰略對話。余茂春曾在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任內擔任國務院中國政策首席顧問,今年一月隨川普政府卸任後,與蓬佩奧一同到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The Hudson Institute)任職,兩人並先後接受《中央社》專訪。
他說,「這種成就跟美國命運是息息相關的」。拜登政府與前任川普政府一樣,都願意跟中共接觸,但接觸後的關係走向,同樣完全取決於中共自己的行為。
他指出,美國對台灣的防衛承諾,不僅是為了保護台灣、阻止中共海外權力擴張,更重要的是保衛台灣所代表的理念和價值,以及台灣人民所取得非常有價值的民主成就。美國政府和各國學界多年來在討論是否協防台灣時,始終有一派主張,如果美國坐視中共以武力侵犯台灣,將會使美國失去盟邦的信任。
他說,參與會談的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由過去溫良恭儉讓形象轉為戰狼」,無疑是經過習近平授意。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圖為2012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門的國際研究教育中心,與時任美國副總統的拜登回答學生的問題。美國務院取消美台來往限制,AIT對美台事務將有更大職權 余茂春表示,這項決策牽涉美國政府的重大政策,「不是余茂春、蓬佩奧兩個人就能做這個事」,而是參考多人的意見。他說,這點中國老百姓都知道,共產黨裡很多人也知道,只是沒有人有勇氣跟膽量去戳破皇帝沒有穿衣服的現實。
此外,反映民意的美國國會,對中共看法基本上一致,過去幾年通過的中國相關法律也有高度一致性,「任何美國的總統,不管哪個黨的,都必須要尊重這個現實」。余茂春在接受專訪時說,台灣民主轉型成功跟人民的努力和民主素質有巨大關係。
交往限制解除,反映美外交現實性改變 談到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1月20日卸下國務卿職務之前11天解除美台多年來的交往限制,余茂春在受訪時透露,他不只參與這項決策過程,而且「非常投入」。楊潔篪「老虎變戰狼」除了不禮貌,還反映中共高層的戰略力度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余茂春認為,美中吵架並非壞事。
正因如此,余茂春表示,他對川普任內所制定對中國政策的延續性與生命力,抱持很大的希望。余茂春說,美國人民對中共統治、美中關係性質有重新的認識,對美國外交政策而言會是非常強大的基石與推動力。
過去4年,川普政府奠定美中戰略競爭基調,積極聯合歐亞國家反制中國,促使西方與世界各國從對中國的幻想中清醒過來。余茂春表示,在會談前幾個星期,北京已經認知到扭轉美國對中政策的希望落空,因為拜登政府基本上延續川普政府的政策,包括在新疆、西藏、台灣、香港、貿易及台灣海峽、南海地區安全性等關鍵問題上,與歐洲聯盟、五眼聯盟國家保持密切聯絡。最新一篇由英國知名歷史學家佛格森(Niall Ferguson)發表的文章更指出,美國如果讓台灣落入中共手中,將失去全球的龍頭地位。對此,余茂春說,這反映美國重視台灣的民主成就,且努力讓政策與時俱進。
這包含確保貿易公平、停止竊取西方產業祕密和軍事機密等。這是台灣媒體對這兩位反中要角的首次訪問。
美中雙邊關係則因貿易、台港新疆、5G資安和南海等議題明顯惡化。台灣是民主的楷模,「中國人的圈子都該學學」 美國前任川普政府的中國政策顧問余茂春在美國時間24日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台灣是民主楷模,值得中國人學習,而且台灣民主的成就與美國的命運息息相關,正因如此,美國對台灣才會有堅定不變的安全承諾。
自1月20日上任以來,拜登政府對中國維持戰略競爭調性,也多次關切北京侵略性的言行。中國若不遵守國際規則競爭,在世界上更形孤立 對於美中競爭未來如何發展的問題,余茂春指出,中國應該放棄列寧主義式的思想,改用和平、心平氣和並在講規則的原則下和歐盟、美國等世界各國競爭。